所在的位置: 痛风养生 >> 痛风检查 >> 黄松乡野荆苕

黄松乡野荆苕

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41864.html

荆苕

一、初次相识的老相识

这个植物是在人居环境检查转村时,在黑豆峪村西湖边上见到的。

几丛粗壮的灌木像一棵小树长在西湖边上的小山上,还有一丛竟然茂盛地从桥下探出头来。每丛树上都热闹地开着串串小花。花朵的颜色从浅紫的花瓣到深紫的花蕊,煞是好看。在众多颜色中,我尤其喜欢的要算是紫色了,无论什么紫,总是能给人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神秘感。这吸引了我。我朝灌木走近些,一股细细密密的暗香扑入鼻腔。我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我以前记忆中山里人身上的味道,山里人家中的味道,很好闻的一种独特的山里的香气。我小时候曾经有短暂的在金海湖黄草洼村居住经历。记忆中,那位大妈家里烧火时灶堂里就有浓浓的这种味道飘出来,以至于她们家里的物件上身上都有这种味道,我把它称为山里的味道。在黄松峪工作已有七个多月时间了,还未曾闻到这种久远的记忆的味道。如今的山里人,住上了漂亮的房屋,用上了燃气或者电器做饭,国家禁止生柴火点灶堂做饭取暖。他们身上和家里这种独特的山里的味道不复存在。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就连味道都平等了,甚至还很让城里人羡慕他们的生活富裕安逸、住房宽敞明亮、环境优美安静等等……。

谭书记面对我的提问,很不以为然地答到:荆苕。编篓子编筐用的。

面对这种不以为然,我心里却忽生释然。哦,原来,编筐、编篓子、编粪箕子用的荆条就是它们啊。我记忆中的味道就是它,不会错了。我不敢往下夸赞花朵的香气和美丽。我担心周围几位会对我的孤陋寡闻流露出不屑。我脑子里迅速判断出,荆花蜜看来就是蜜蜂们从它们身上采下来的。我随口应答着,荆花蜜,不错!此时,我真切地把甜甜的荆花蜜和面前这神秘的紫色花朵连接到了一起。我真切地把小时候挎在胳膊弯儿的粪箕子和面前的灌木连接到了一起。我真切地把山里人的味道和面前的灌木连接到了一起。我心里暗自窃喜!我竟然以这种方式,在这个地点,因为这样一个工作,认识了大名鼎鼎的、名扬天下的、对山里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荆苕的活生生的真面目了。嗯,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如今,人们不再紧密的依赖它生活了。他们有了新的选择。但蜂蜜??仍然是上等的好物,小篮子仍然用处不小,水果筐依然是山里人储存果品的最佳选择。

二、简要介绍

荆条,别名:牡荆、黄荆柴、黄金子、秧青。

门纲目科属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马鞭草科、牡荆属、黄荆。花期:6-7月。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荆条蜜是荆条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花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中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不仅是理想的滋补营养食品,而且可以止咳润肺、健胃通便、防暑清心,并有补身益气、延年益寿之功效。

三、主要价值(网上资料)

1.生态价值

荆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乡土灌木。

2.经济价值

枝叶芳香,沁人心鼻。叶和花含精油,精油含有36种成分,氧化物较多,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6.1%,可制肥皂及工业用油,茎皮含纤维可造纸和人造棉及编绳索;荆条枝条柔韧,不受虫蛀,可编成各种筐篮。花繁开放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3.药用价值

根叶可入药,具有清凉镇静作用,能治痢疾、流感、止咳化痰、胃肠痛,根及籽可驱蛲虫,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等病症。

4.荆条枝干根都是很好的燃料。

5.荆条枝叶含有丰富营养,成分与紫花苜蓿接近,是很好的绿肥。

6.荆条叶型美观,花色蔚蓝,香气四溢,雅致宜人,是优良的庭绿化观赏树种。

四、古文化

袁枚《嫁妆词》云:『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西家嫁女儿,荆苕与布裙;奴婢嗤其陋,戚里嫌其贫。』

三苏祠中有苏洵亲手种植的黄荆树,已历千年。

查阅荆棘有关古诗词,竟然有句之多。可见,它的名声有多大。不一一列举。

负荆请罪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五、瞎想

几千年来,山里人依靠这不起眼的荆条,撑起了一片独特的天地。它独有的、巨大的价值,却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虽没有多少人将其视为珍贵之物,但却不可或缺。编筐编篓编粪箕子,满足了多少山里人甚至平原人盛放货品的需求;荆条为所有山里人提供优质的柴薪;荆花蜜满足了多少中国人甜蜜的渴望;荆条的生长装点了多少大山的风景。做精油,让人们找回并记住这大山的味道!采荆花蜜,让人们更多品尝无污染的大山的甜!尤其编箩筐应该成为流传下来的手艺,被人们记住和掌握。不知现在乡里还是否有人会这样的手艺?抢救挖掘一下呢?

(文图:张玉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11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