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太极故事,可圈可点

天气提醒

9月28日: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阴天转多云,偏东风2到3级,16℃~27℃。

东风不辍凝武者仁心,升歌鸣鹿宣太极万汇。

从身体孱弱的习武少年,到初绽峥嵘的获奖选手,他不停汲取着太极的营养;从博采众长的武术教练,到矢志传承的名师大家,他不懈积蕴着太极的力量;从万人景仰的太极之乡,到举世瞩目的首善之区,他一路播撒着太极的火种。

周双林摄

拳师侯东升的太极人生,有习练太极时的锲而不舍,有传承太极拳中的不断提升,有弘扬太极拳中无私奉献,但更多的是,让太极文化惠泽众生的乐得其所。

太极之魅,

让他在倾心中放逐光阴

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的侯东升与太极拳的缘分,与太极圣地浓郁的崇文尚武氛围没有太大的联系,其根本原因竟然还是自幼身体冰凉、尤惧寒冷的他希望能够通过习练太极拳来改善自己的体质。

周双林摄

虽然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哪个少年心中没有一个侠客梦呢?他不喜欢那个夏天冷汗涟涟让人显得畏首畏尾,冬天瑟瑟发抖毫无生气的自己,映在同学们的眼底的是一种怜悯与悲哀的光芒,他也想朝气蓬勃地驰骋在操场上熠熠发光。可是,这与生俱来的畏寒发凉的体质,却无法支持他的一腔热血与满腹的豪情。但是,他始终相信,药物无法调理的身体,一定能通过锻炼加以改善。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后,15岁那一年,侯东升瞄上了太极拳。

也是无意中,侯东升看到了一本书,名字叫《陈氏太极拳》。这是90年代初,“太极金刚”陈正雷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分解了陈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侯东升一下子就迷上了这本书,一捧起书就仿佛穿越到浩渺无边的玄幻太极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他比划着书上的招式和教程,放逐杂念沉下气息,一举一动反复练习,直到一个动作可以一气呵成连贯自如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因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

周双林摄

他每日呼吸着太极,舒展着拳姿,课外之余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乐趣。每天早晨,每个夜晚,和清风与明月一起翻动着那一本厚厚的“武林秘籍”,每一页,都要在模拟无数遍可以闭着眼睛都能熟稔地练下来后,才翻到下一页开始新的学习中。

诗人说,“相见的时间,总是很短。”对于侯东升来说,是“学拳的时间,总是很短”。在不知疲惫、充满探索的学习中,他居然只用短短的两个月,就将一本《陈氏太极拳》的所有套路,轻车熟路地练了下来。

周双林摄

可是,到底是照着书本学就,没有真正见过大师练拳,侯东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自学的太极拳到底有几分呢?到底还有多少需要去矫正呢?他很想听听太极拳师对自己的评价。趁着一个星期天,15岁的侯东升从自己的家番田镇树楼村跑了将近30公里的路来到了陈家沟。原本是想找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的,可是到了陈家沟,这个懵懂少年才知道陈正雷老师早已经满世界传拳,已经鲜少在村里出现了。

可是他又不甘心白跑这一趟。看到一个武术学校的学生们正在练太极拳,就好奇地走了进去,跟在旁边一起练了起来。教练看到侯东升流畅自如的拳姿,问:“你是不是陈正雷大师的弟子啊?”侯东升摇了摇头:“不知道。”教练问:“怎么会?你跟谁学拳都不知道的话也就罢,可你总该知道是不是跟陈正雷大师学的吧?”侯东升这才说:“我是跟着陈正雷大师的《陈氏太极拳》这本书自己学的,也不知道算不算是陈大师的弟子。”听了他的话,对方居然不可置信,“如果你真的是照着书自己学就练得这么好,那说明你对武术的悟性很高!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太极之惠,

让他在虔诚中成就传奇

那一趟陈家沟之行,虽然没能见上太极拳大师,但同样给了侯东升极大的鼓舞,那种被内行人肯定的自信,让他在自学太极拳的路上,更加斗志昂扬。

18岁高中毕业后,侯东升成为温县一中的一名后勤人员。从与孟州沁阳接壤的番田镇,到温县城里学习氛围最为浓郁的第一高级中学,侯东升接触了太极拳界的精英越来越多,离太极武术圣殿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周双林摄

当时的温县一中位置较为靠近河滩。在温县一中工作期间,每天下午下班后他都会到静谧的河滩习练太极拳,沉浸在太极之中的他忘了树影绰绰中已经繁星满天,回到宿舍后往往已经是同事们午夜梦回的时间。而天刚刚蒙蒙亮,他又踏着若隐若现的斑驳月光,拉开了拳架舒展了身体。

一天晚上,刚刚躺下的他,仿佛只是迷蒙了一小会儿,就从眼睛的罅隙里感受到了天光大亮的消息。他睁开眼,看见窗户已经完全透亮。顾不得看时间他披着单薄的衣服推开房门,一个冰封雪冻银装素裹的世界展现在眼前。他不由自主地在雪地里武动着太极拳,任凭树上房上的雪花“簌簌”而落,落在自己单薄的衣衫上融化。

周双林摄

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家人:“东升,你不是自小都有畏寒的毛病吗?还穿得那么薄,看看衣服都湿透了,赶快去屋子里换件衣裳!”听到这句话,侯东升才想起自己从小畏寒而病弱的身体,而那个不堪回首的场景竟然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原来,在与太极拳相知相伴的日子里,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强壮孔武,甚至连一次小小的感冒也没有得过。

受惠于太极,也更加热爱太极。

闻听有着“东方武圣”之称的张东武开太极拳培训班,侯东升不假思索就报了名。得知太极名师党振喜在温县一中附近授拳,侯东升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学习班里报到。在张东武、党振喜等名师的太极拳培训班的时间,是侯东升真正与太极名家零距离接触的时间,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块干涸的海绵,一头扎进太极拳的海洋里,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太极拳的营养。为了检验自己的武学技能,他还参加了当时武术爱好者云集的太极拳年会,并在比赛中力拔头筹。从此,他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先后参加了县、市、省、国、国际等太极拳大赛,并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摘金夺银,成为当时武术赛场上的传奇。

周双林摄

精妙绝伦的技艺和明若观火的悟性,让他在一众太极拳习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武术七段、河南省一级拳师,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生指导师认证。并得到了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的青睐,并成为陈正雷的入门弟子。

“如今的我们,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冷兵器时代早已经成为远古的历史。我认为这个时期的太极拳,更应该结合中医,深入研究其在康复健身上的作用。”侯东升说。年,侯东升参加了在北京市举办的养生指导师的培训课程。系统学习了首都医科大学王鸿谟教授主讲的中医的望诊饮食调养、推拿导引术等。此外,《黄帝内经》《外经微言》等之类的康养书籍成为侯东升的案头书和枕边书,他不断地结合太极拳的理论汲取养生知识的营养,在不断精进技艺的同时,力争在太极拳服务康复和养生上得到提高。

太极之韵,

让他在弘扬中惠泽世人

然而,生活不仅仅只是有在追逐梦想中的拼搏,也有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担当。35岁那年,侯东升背井离乡来到首都北京,在某个小区做安保工作。工作之余,习练太极拳依然是他的最爱。

从开始只是他一个人的习练,到逐渐收获一大批太极拳粉丝,在侯东升自己都恍然不觉中,成了一名业余的太极拳教练。当时小区里住着一名福建的老板,这个老板血糖值较高,而且他由于痛风比较严重,关节也时常疼痛。为了治好病,他常年医院之间,当然,他也对各种健身的运动比较热衷。

周双林摄

看到每个早晨和夜晚,总有一大群人跟在侯东升的身后比划,而侯东升还时不时地为这些练拳的居民正拳姿拳架,对待别人的态度谦逊有礼热情真诚,于是,只要有闲暇时间,他也会默默地跟着队伍的后边,一招一式学得非常认真。

年6月的一天晚上,习练结束,人们纷纷散去后,这个福建老板来到侯东升身边:“侯老师,从今天开始,我邀请你做我的私人健身教练吧?”看到侯东升的片刻愣怔,对方来到路灯下,拿出两份体检报告单说:“侯老师,我得糖尿病和痛风好几年了。这几天来,用了很多办法控制,但一直收效甚微。只要一减少药量,身体明显就会有不良反应。这两个月我一直在跟着你练拳,这是我练拳前后健康情况的一个测量对比,练过拳后身体真的好了很多。”

周双林摄

习练太极拳数十年,侯东升在太极的润泽下深受其惠深感其恩,当然知道太极拳在养生修性上神秘莫测的强大功能。而且一直以来,他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太极,弘扬着太极,力求更多人受惠于太极。渐渐地,跟随侯东升学太极拳的人们越来越多,侯东升也在北京小有名气。

年7月的一个傍晚,侯东升正在带领附近小区的居民练拳,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走了上来,问:“我在大学体育课学过你们练的拳,是陈式太极拳简化16式和陈式太极拳老架。”得知侯东升来自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后,这个年轻人当即要拜其为师:“去年的一场大病,让我在半年卧床病养后,总算拣回一条小命,但体重却从68公斤掉到了55公斤,白细胞,红细胞,也一直处在不正常边缘,胃肠功能也一直紊乱,肚子里面总是气鼓鼓的。医生建议我学习太极拳,因为普通有氧运动对我而言,想要达到浑身发热的状态,身体早已累得虚脱了,而太极拳刚刚相反,像我这样大病初愈者,基本没有什么体力,慢悠悠开打一点点积蓄体能,就能大汗淋漓,达到锻炼和养生的作用。”

周双林摄

相互了解后,侯东升才知道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著名的财经讲师郭鲲。从此之后,郭鲲也成了侯东升的忠实粉丝之一。大概是因为曾经失去过健康的原因,对于太极拳,他就像捡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从站桩,云手认真学起,他发觉,每每刚打到第一个掩手肱拳,就已经开始出汗了,打到双震脚,从后脖梁子到肩胛骨都湿了,打到摆脚跌岔全身就都湿透了。打完全套太极拳,虽然汗如雨下,但却神清气爽,精神焕发。一年之后,他的体重又恢复到了65公斤左右,各项身体指标也趋于正常,原来紧绷绷总是耸着的肩膀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太极拳而重新拥有了健康,侯东升欣慰之余更加执着于太极拳的弘扬和传承之路。就算背井离乡,就算跋山涉水,他也在所不惜。

播下太极之种成长为一片赤诚爱心。多年的相处中发现侯东升德技双馨、为人谦逊后,跟他习练太极拳的史博士将其介绍到北京市石景山同文中学做太极拳教练,潜心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贵阳市乌当区中国水电六局工程部也特意来函邀请侯东升去传授太极拳;沈阳金博地集团多次邀请侯东升传播太极拳,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聘任侯东升为太极拳老师……

周双林摄

多年来,侯东升共教授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千人,年龄最大的有96岁,年龄最小的不过5岁。他还多次组织学员参加各类武术赛事,率队参加了中国武术之乡大赛、陈家沟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王廷杯太极拳公开赛、温县太极拳、械锦标赛等各类太极拳大赛,获得奖牌1百余枚,其中金牌40余枚;多次被评为优秀运动员、优秀领队、武林精英、最佳教练、最佳裁判员等荣誉称号,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太极拳馈予我的不仅是健康,还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作为太极拳的受益者,我最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儿,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喜欢太极拳、受益于太极拳!”侯东升说。

东风不辍凝武者仁心,升歌鸣鹿宣太极万汇。

侯东升情衷太极,志满传承,在八法五步中承载和感悟太极功夫的华美与厚重,在躬耕不辍中传承和弘扬太极文化的温婉与灵动,秉持仁心而行,心存善意而为,在驰骋赛场、勇夺桂冠中见证不凡的实力;在精耕细作矢志传承中擎起弘扬的旌旗。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崔新娟报道

版权所有:温县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温县发布》(n)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探秘!这一场约见……

能快则快,说搬就搬!人民大街南延拓宽工程快速推进!太极,从零开始到巅峰在望!

温县融媒小主持培训班开班!

END

总监制

白战军监制

王娟

主编

崔新娟责编

崔沙沙

编辑

冉娟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tfjc/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