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痛风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有研究表明,中国的痛风发病率高达1.3%,且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谢类疾病。
有一次,一个常来开药的女病人要求我给她开乌鸡白凤丸。我问她开来治什么病的,她说,同事说这个可以治痛风。我又问:“听谁说的?”她笑而不答。
出于好奇,我搜了一下,原来最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医生。
罗大伦在《救命之方》一书中写到:“我觉得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是属于脾肾不足,无力排污泄浊,所以,滋补脾肾非常关键。对于脾肾不足体质的痛风患者,此方是目前我见到的比较有效的方子。”
在罗大伦医生之前,似乎并没有人把痛风与乌鸡白凤丸联系起来过。那么,这种说法合理吗?
治疗痛风的其它中成药有的读者可能认为治疗痛风的中成药就是乌鸡白凤丸这一种,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医对痛风发病机理的传统认识包括湿热、湿浊、瘀血这些因素,这些都是属于“实邪”(与虚证相对),因此也发展出了相应的方剂。比如说痛风的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身热,舌质红,苔白或黄白,脉弦滑。著名中医朱进忠就认为这是风湿热痹证,用《温病条辨》里的中焦宣痹汤。如果不想煎中药,可以选用中成药痛风定片(胶囊),它由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组成。也可以用湿热痹颗粒:由苍术、忍冬藤、地龙、连翘、黄柏、薏苡仁、防风、川牛膝、威灵仙、桑枝等组成,它是治疗湿热下注的常用药——四妙丸的加味方,增强了通络止痛的作用。痛风的缓解期呢?朱进忠先生分了两型,限于篇幅我们只说其中一型——湿热下注,清阳不升型,临床表现为小趾、拇趾第一节关节红肿反复发作,舌苔白,脉弦紧,他建议用当归拈痛汤。中成药我们可以选用当归拈痛丸。如果买不到上面这种药,根据痛风既有湿浊、又有血瘀的特点,我建议病友可以将桂枝茯苓胶囊和四妙丸一起服用,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细说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的前身是乌鸡丸,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妇人病的乌鸡煎丸。《同仁堂药目》中有白凤丸,而“乌鸡白凤丸”应该是建国以后才出现的。由此可见,乌鸡白凤丸的历史悠久,其应用也基本上属于妇科的调经、补益药。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乌鸡?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乌鸡(乌骨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约公元年前后发源于泰和县武山西岩脚下,又称泰和鸡、武山鸡。《本草纲目》记载:“乌骨鸡味甘、平,无毒。补虚劳羸弱,……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说明乌鸡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了乌鸡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均比普通肉鸡要高出数倍。乌骨鸡我们看一下乌鸡白凤丸的其它药。鹿角胶、鹿角霜、鳖甲、牡蛎补肾益精,人参、黄芪、甘草、山药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麦冬补血养阴,香附理气疏肝,丹参活血(余略)。所以,它不仅可用于妇女体虚导致的妇科病,也可用于男子气血两虚诸症。除了妇科疾病,它对内科杂病(慢性腹泻、肝硬化)、男科疾病(前列腺炎)甚至于五官科和骨科疾病(腰臀痛)都有不错的疗效。那么用它来治疗痛风,就不会特别让人感到惊讶了。它适合哪一类的痛风?如果痛风患者虚的程度比较厉害,就可以考虑乌鸡白凤丸。用补药治疗虚性痛证的做法,中医也是有先例的。比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就创立了用鹿角胶配合温补药通补奇经,治疗痛证的经验。罗大伦医生说过,乌鸡白凤丸适合脾肾不足(阳虚)的患者。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肾不足呢?可以对比下面的这张表:在这八条症状中,如果有两条符合,并且舌苔白,舌质比较淡(不红)的,就可以高度怀疑脾肾阳虚证了。这时,如果你有痛风,可以试着服用乌鸡白凤丸。医院风湿科黄闰月教授认为:正因为乌鸡白凤丸作用广泛,所以部分男性病人服用后性功能好转,或更年期女性病人服用后更年期的症状好转,他们就认为对自己的痛风也有效了。其实,他们的痛风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这些情况就不适合吃乌鸡白凤丸,至少不能只吃乌鸡白凤丸。相对而言,痛风以脾肾阳虚为主要表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否则,治疗痛风有丰富经验的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痛风方,就不会以泄浊药和祛瘀药为主了。已经开始吃降尿酸药,需要停药吗如果您已经开始吃降尿酸药(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或别嘌醇)后,在把尿酸降到标准水平之前,不要随意停药。这里说的标准水平,是指有痛风发作史的人降到μmol/L以下,无痛风史的人降到μmol/L以下。在吃降尿酸西药的同时,可以针对个人体质,服用中药进行纠偏,可使降尿酸效果更持久,减少复发。总结一下:乌鸡白凤丸只适合以脾肾阳虚(不足)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如果您并不清楚自己是否属于这一型,建议不要盲目吃,要找医生看过之后再作决定。(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参考文献:[1]杨清华等.乌鸡白凤丸考[J].河南中医.,(4):-.[2]罗大伦著.救命之方修订升级版[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朱进忠著.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林伟园,黄闰月.乌鸡白凤丸,竟然能治痛风?[J].中国家庭医生.,(12):43.作者:浓汤,中医学博士,中医内科医生。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