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痛风病程分期
0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血尿酸浓度随年龄呈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终生不出现症状,称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0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发作期)
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初发时多数为单关节,随后累及多关节。单侧拇趾及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可伴有发热、头痛、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
03
痛风发作间歇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自然缓解,不留后遗症,进入无症状阶段称间歇期。如间歇期不降低血尿酸浓度到理想值(μmol/L或μmol/L),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发作会愈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
62%的患者于第1年内复发;16%的患者于1-2年复发;11%的患者于2-5年复发;6%的患者于5-10年复发;5%的患者10年内无发作;少数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
04
痛风石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多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佳的患者,早期防止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可无此期。
痛风石是尿酸盐沉积在软骨、滑膜、肌腱和软组织中所形成的芝麻大到鸡蛋大黄白色痛风结节,为特征性表现。痛风结节多见于耳廓、跖趾、指间、掌指、肘等关节,亦可见于尺骨鹰嘴、滑车和跟腱内。
痛风石形成过多及炎症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和畸形。痛风石表面的皮肤变得菲薄,磨损处流出白色粉样液,并可形成瘘管。病变已至后期、关节炎发作较频,间歇期缩短,疼痛日渐加剧,甚至发作之后不能完全缓解。
05
肾脏病变
5%-12%的高血尿酸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其中1/3的患者可累及肾脏,出现肾脏病变。
尿酸性肾病:由尿酸盐在肾间质组织沉积所致。早期可仅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随病变进展,可出现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部分患者以尿酸性肾病为首发临床表现。
肾尿酸结石:原发性痛风患者20%-25%出现肾尿酸结石。细小泥沙样结石可随尿液排出而无症状,较大结石则可引起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肾尿酸结石可为部分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继发性痛风中肿瘤播散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肾尿酸结石的发生率更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尿酸盐结晶阻塞尿路(肾小管、肾盂或输尿管),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
二
痛风及高尿酸症的危害
依据亚洲地区日本的研究,对痛风患者死亡原因的统计,因痛风而产生的并发症中,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同时,痛风是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加重患者不良预后。
痛风常见的并发症(伴发病)
有肥胖症(58%);高血压(58%);高血脂症(45%);糖尿病(20%);痛风性肾病、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18.6%);缺血性心脏病及动脉硬化(10-15%)等,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病情恶化。
痛风性肾病:痛风如果没好好治疗,则长期持续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淀在肾脏内,造成痛风性肾病,进一步发展成尿毒症。
缺血性心脏病: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肾结石: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
肥胖症:肥胖不但会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也会阻碍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等。
高血脂症: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的很多,这与发生动脉硬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糖尿病: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项持续10年针对四千多例患者的研究发现,25%的糖尿病是由于高尿酸导致。
高血压:58%痛风病人合并高血压。
三
痛风病的预后
原发性痛风无并发症和伴发病者预后良好。
据统计,痛风患者经尸解证实有肾病变者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取决于合并症及并发症。继发性痛风的预后取决于基础病变。高尿酸血症发展成尿毒症时,其死亡率约为25%。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点击欣赏精彩视频名医档案张永中
著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现任御仁堂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
重庆骨科学会成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骨科专业领域已从事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调理痛风、风湿等骨科疾病,曾组织领导痛风、风湿骨病科研组成员研制出独特的痛风治疗方法,为广大痛风、风湿患者解除了痛苦、取得满意疗效。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痛风、风湿病的研讨会。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在全国级省市级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相关科研项目4项。
擅长领域:擅长运用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石、尿酸高、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髌骨骨折、痛风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等骨科疾病。
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