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风不但发病率低,而且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和漏诊,且绝大多数伴有代谢疾病,是女性疾病预后不良的指征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绝大多数病因不明。继发性痛风是由于一些疾病或治疗药物所引起,症状可不典型。
痛风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疾病,很少发生在女性身上。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使得其在这一类疾病中有得天独厚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可使得其磷脂膜抵抗尿酸盐结晶沉淀、促进肾脏排泄尿酸,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加上女性应酬、饮酒的机会较男性少,女性痛风发病率因而较低。也因此定义女性血尿酸超过6mg/dl就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而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才为高尿酸血症。
男女痛风迥异,女性痛风应提高警惕!
女性痛风不但发病率低,而且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和漏诊,且绝大多数伴有代谢疾病,是女性疾病预后不良的指征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男性痛风多见于肥胖体形、喜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嗜酒的中年人。这是由于肥胖患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或糖脂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均可通过抑制肾脏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而长期饮酒可引起机体腺苷转换过度,大量ATP迅速被消耗,同时在乳酸作用下尿酸盐经肾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增高。
相对男性而言,无肥胖、无饮酒习惯的女性痛风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国内一项针对例女性痛风回顾性分析发现,女性痛风患者中肥胖及习惯性饮酒所占比例分别占女性痛风的43.87%和8.2%,明显低于男性痛风患者。与男性痛风发作常见诱因不同,女性痛风中存在习惯性饮酒者较少,提示饮酒不是女性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Yong等对36例女性痛风患者的研究显示,男性痛风患者的发作与酒精摄人增加和突然的扭伤或撞击有关,而女性痛风与利尿剂的服用关系更为密切。
在发病年龄上,有研究发现,女性痛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男性大,多为绝经后女性,集中在60~70岁;而男性集中在40~70岁。
首次痛风发作的受累关节上,男性痛风患者首发关节常常为第一跖趾关节,而女性第一跖趾关节首发受累相对较少,而以踝关节更为常见,也常累及膝关节,还有手关节和肘关节等上肢关节。
女性痛风发生的背后往往存在继发性因素。一项研究发现,纳入的8例女性痛风患者中有7例是在服用利尿剂后发病;而该项研究纳入的75例男性痛风患者仅有2例是服利尿剂后发病的;因此其研究者认为,女性利尿剂致痛风发作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此外,Puig等研究发现5例绝经前发病的女性痛风患者中有4例存在肾损害,而DeSouza等报道的8例绝经前首次发病的女性痛风中有7例可以找到继发因素。另外,女性痛风患者较多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长期大量使用利尿剂后影响尿酸排泄是女性痛风常见的原因。由此可见,女性痛风患者需要注意继发因素的寻找,尤其要排查心脏病、肾损害、利尿剂等因素。
既然女性痛风患者的诊治中,要警惕背后的继发因素,那么引起继发性痛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最常见引起尿酸生成增多的疾病有细胞过量破坏,如溶血、烧伤、外伤、化疗、放疗、过量运动等情况,均可能造成机体内细胞过量破坏,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继而出现痛风。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可因细胞增殖破坏代谢活跃,致尿酸生成较多而继发痛风。同样,普通人高嘌呤饮食或过量饮酒,引起尿酸生成过多也属此类。
引起肾脏尿酸排出减少的疾病也是继发痛风的重要机制。肾功能衰竭,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管分泌尿酸的代谢异常是引起肾脏尿酸排出减少最常见的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尿酸升高与SLE肾脏受累以及病情活动相关,SLE患者肾脏滤过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血尿酸潴留,继而尿酸盐沉积引起痛风发作。另外,重度高血压、肝硬化、心力衰竭等因素致肾血流量减少,也可以影响尿酸的滤过,减少尿酸的排泄。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可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抗结核药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氢氯噻嗪为代表的利尿药。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可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引起血清尿酸浓度增高。此类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痛风,经停药、积极治疗后可以痊愈。
高尿酸血症也常常是某些疾病病程常见的一种代谢异常表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血尿酸常出现升高,其在该疾病中可扮演抗氧化的保护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也常常伴有高尿酸血症。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不仅可通过调节瘦素水平影响肾脏对尿酸排泄,其还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联系高尿酸血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键环节。
研究发现,当血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这可能是熬夜、剧烈运动后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另外,长期用利尿剂治疗、重度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使血尿酸升高。
小结
一旦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就需要像控制血压、血糖一样进行长期管理。同时还需要防范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任何形式的肾病、肥胖、吸烟等问题,因为这些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饮食上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每天饮水量要在毫升以上,首选苏打水,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尿,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
女性痛风由于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和漏诊。女性痛风往往伴有代谢疾病,且发病年龄较大,常预后不良,应引起高度重视。女性痛风背后往往存在继发性因素,需要注意继发因素的寻找。
女性痛风虽然发病率低,但是一旦发生,更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寻找原发病,综合治疗。如上述70多岁的黄大妈痛风的背后,是肾衰竭、甲状腺功能减低、长期服用利尿药等因素在作怪,及早发现,及早去除诱因,这对女性痛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来源:华南痛风在线
翻译:姚小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