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蓟“教科书”来啦
课文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
叙述真实优秀返蓟案例
如有雷同,那您真棒!
归途老夫人病的更重了,医院让更专业的人看护,老先生也有家人时时照顾着,我在北京的这份保姆工作也就先停下来了。疫情闹得凶猛,又陪着医院,自然心里对回家的事情有些打鼓,可眼下异地他乡的没地儿去,家里人也一直叨念着“家这边安全,快回家来”,我便买下了回家的车票。但是转念一想家是安全,我却不一定安全,要是因为自己的轻举妄动,成了蓟州的“第一人”,那可真是给家乡添了大麻烦!思来想去,不如先把回家的事跟村的大夫、村长说一声。
回村的事一说,村干部就报给了镇里,还反复的叮嘱我返蓟途中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时刻保持联系。于是2月18日,我便踏上了返蓟的路。虽然一路上被测量许多次体温,但为了能安心的回家,医院检查检查,行程的变动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村委会,他们也很支持我的决定。在蓟州北站下了车,医院出发,也不知是到了熟悉的环境,还是公交车上刚喷洒过消毒水的味道,紧张的情绪渐渐有些舒缓。
医院门口跟着导诊的牌子,我走进了发热门诊,一顿详细询问和检查之后,我的身体并没有病毒存在的迹象,接诊的大夫叮嘱我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直接回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还教了我一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谨遵医嘱,我不能再乘坐公共交通,可医院离家还很远,为了减少与他人接触,我决定打车,并把司机师傅的姓名、联系方式都记了下来,这样一来如果自己不幸中招,也能及时的找到与我接触过的人员。
村口,书记在那站着,看样子是站了好一会儿了,鼻头和耳朵都红红的。见我下车,便赶紧走过来询问检查的情况,他拿着病历看了又看,告诉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是不能跟家人密切接触的,要自己单独居住,而且会有乡村医生时时跟进我的体温监测。在护送我回家的路上他还说,到家了,一切有他们在不用怕的!那一刻,一直悬着的心好像才终于平稳落下。
课文知识点!从外地返回,要主动向居委会、村委会、所在单位告知返乡/返工计划。
积极配合居委会、村委会/所在单位做好健康调查,如实上报自己近14天的旅游、接触史。
返程中,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全程佩戴口罩,积极配合各交通卡口防疫检查工作。
返程到站后,如转乘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要牢记车牌号码和司机联系方式,可拍照保存档案。
到居住地后,要配合做好医学观察。如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不要自行服药,请拨打发热门诊电话,直接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这位同学看的这么认真,能给我们讲讲文章的中心和线索吗!
好的!我觉得教科书里的这个故事以“我”渴望返蓟的纠结,返蓟路上的忐忑,以及抵达之后的安心这三次心理变化为线索,记述了“我”外乡返蓟历程。其中,主要人物“我”对新冠肺炎疫情有着正确、理性的认识,疫情防控的警惕性高,自觉承担社会、家庭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助力。次要人物中“村干部们”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得村民信任、依赖,面对疫情积极应对,敢于担当;“医生”们恪尽职守、知难而上,面对疫情有着毫不胆怯、绝不退缩的英雄气魄。作为蓟州娃娃,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我的返校路上也一定会做好防护这位同学掌握的很好!祝你返校一路顺风~
编辑:薛雅文
制作
融媒体中心
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须注明来源掌上蓟州(ID:zsjx)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